《能源矿迹地生态重建技术研究与示范》
——— 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、茂名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
发布日期:2017-04-18 10:20:33 来源:茂名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访问次数:3829

内容简介

茂名建市之初,茂石化油公司开采贮量12.4亿吨,对茂名经济发展已发挥了重大的作用。但留下近1亿立方米矿物废渣三十多年寸草不生,淋溶释放渗出含有有毒物质的强酸性污水,对环境的污染非常严重,给市民的生活与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威胁。

为治理北排土场的恶劣生态环境,探索矿渣场植被恢复的途径和方法,市林科所从海南、广西、广州等地引种了100多个树种经试验筛选出30多种适生树种,采取相适的营林技术措施, 在北排土场重建生态。近万亩的北排土场目前已全面绿化,林分郁闭度达0.4,林下也已长出了大量芒箕、杂草、杂灌木,生态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。本项目引种树种多、创新的技术、生态重建效果的显著,经查新及专家鉴定,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。

能源矿迹地的生态重建技术,对矿山被破坏的生态环境修复有广泛的指导意义。它在环境安全、增加森林覆盖率、增大木材蓄积量,保证石化工业城市的健康成长,有着重大的生态、社会和经济效益。



能源矿迹地生态重建现场图:

1、试验地原貎.jpg

试验地原貌


2、试验地.jpg

试验地


3、林下腐植质.jpg

林下腐植质


3、引种的海南红豆.jpg

引种的海南红豆


4、引种的檀香.jpg

引种的檀香


5、引种的铁刀木.jpg

引种的铁刀木


6、恢复情况.jpg

恢复情况


6、火力楠.jpg

火力楠


7、自然恢复的植被(芒箕).jpg

自然恢复的植被(芒箕)


8、自然恢复的植被(蕨类).jpg


自然恢复的植被(蕨类)